欢迎访问本协会网站,信息正在逐步完善中....

新闻动态

news dynamic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热点要闻
  • 产业政策
  • 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建设趋势分析

    发布时间:2022-05-17作者:来源:

    一、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过程


    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,促进了国际物流量的增长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,我国全年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43亿吨,增长4.7%。2020年1~7月份,国内进出口货运量达到27.7亿吨,同比增长7.2%。


    2020年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3.43万亿元,增长了17.4%,比外贸整体增速高15.5%。


    沿边沿海和内陆的综合保税区快速发展,极大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、转口贸易等国际贸易规模。尤其是“一带一路”上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,明显扩大了内陆公铁联运物流货量。


    二、自贸港冷链物流建设功能需求分析

    微信图片_20220517100057.jpg

    1.仓储多温层化功能需求


    仓储多温层化功能需求,主要由进口食品的多样化带来的。


    目前,除去传统的冻品,如冻牛羊肉、冻水产、冻禽肉等仍然为进口主流产品,车厘子、奇异果、橙子等高端水果进口量的增长也带来了部分冷藏需求。鲜水产品,特别是生食的品种,其生产经营配送条件非常苛刻,必须有全过程的冷链和卫生控制为保障,产品必须全程保持0℃~4℃的冷藏温度,轻则影响口感品质,重则腐败变质,产生组胺等毒素。近几年来,三文鱼等进口冰鲜水产品的消费量大量增长,也产生了冷藏需求。加拿大珍宝蟹、波士顿龙虾等高端鲜活海鲜进口量同样增长较快。


    恒温需求,也日益明显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进一步要求,以及国际贸易商备货囤货的需求,很多日常消费品,如包装食品(进口饼干、进口巧克力等)、酒水饮料(进口红酒、进口饮料等)、米面粮油(进口橄榄油、进口大米等)、母婴用品(进口奶粉等)及美妆用品等,逐渐要求更稳定更优质的存储物流环境,恒温甚至恒湿要求被凸显出来。


    2.零散出货功能需求


    零散出货需求,主要是由跨境进口电商带来的。


    近年来,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不断发展。有数据显示,2018年全球零售电商销售额为28420亿美元,同比增长23.4%。来受益于互联网市场的高速增长,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也维持着高速增长态势,其交易规模不断增长。2018年我国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到9.1万亿元,预计2020年达到12.7万亿元。其中,2012年至今,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规模迅速扩张,2018年交易规模达1.9万亿元,同比增长26.7%,增速依然处于高位。预计未来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市场的交易额,仍会继续以较快的增速向前发展。


    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,要求其物流网络更加完整,订单反应更加迅速,对跨境物流的需求和要求相应提高,尤其是对仓储设施的拆零分拣功能需求。


    3.多式联运功能需求


    海陆空多式联运,尤其是公铁联运的功能需求,主要是由内陆综合保税区及自贸区与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的。


    近年来,随着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入实施,中欧班列发展迅速。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8225列,同比增长29%,发运72.5万标箱,同比增长34%,综合重箱率达到94%。目前,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2.1万列,通达欧洲大陆18个国家、57座城市。


    4.加工功能需求


    加工功能需求,将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量的增长和自贸港的发展成熟逐渐得到强化。


    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功能,即“保税仓储、保税加工、转口贸易”三大功能。在加工需求上,一直都是以“出口加工”为主,尤其是电子类产品,一些城市设有专门的出口加工区。冷链建设上,加工也主要存在于出口类企业中,进口加工和转口贸易加工相对较少。


    随着生鲜冷链食品的进口规模越来越大,销售通路的多样化,进口加工需求日益明显。比如某项目中,企业以进口牛羊肉为主要业务,该类产品从国外进口时基本都以二分体、四分体为主,进入国内市场后,要按国内消费者习惯重新分割各个部位。还有企业进口大包装规格食品,在国内综合保税区或者自贸区物流中心里进行分装,比如大米、咖啡豆、奶粉等产品。


    三、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趋势


    1.进口生鲜冷链食品规模快速上升


    我国国际贸易量逐年增大,尤其进口食品贸易量的增大,将保证自贸港冷链物流需求的持续提升。


   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为65472.62百万美元,同比增长4.51%;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口额为64800.71百万美元,同比增长19.36%。2011~2018年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出口总额统计表,如表1。


    微信图片_20220517100102.jpg

    表1 2011~2018年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出口总额统计表


    海关总署和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》显示,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规模同比增速为18.1%,比上年高7.1个百分点,金额首次超过700亿美元,而10年前仅为167.8亿美元。可见,进口食品正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


    2.具备大型外贸港口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冷链建设需求更强烈


    自贸港的发展取决于国际贸易量的增长,自贸港冷链物流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生鲜冷链食品进出口口岸,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。


    上海港与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货物贸易往来,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各主要航区。2020年,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逆势达到4350万标准箱,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。据统计,2019年,上海口岸进口肉类222.35万吨,同比增长83.6%,肉类进口量首次跃居全国各口岸首位。2020年仅1月,上海口岸就进口水果8.19万吨,数量环比增长46.18%。


    2016年,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.5亿吨,世界排名第五位;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450万标准箱,世界排名第十位。天津港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,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20条,联通世界各主要港口。天津港对内辐射力强,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总面积的52%。天津是全国肉类进口的第一大口岸,集聚了中粮、首农、双汇等一批食品行业龙头企业,2019年,天津口岸进口肉类186万吨,同比增长39.7%,完成了全国首批葡萄牙猪肉、法国牛肉进口的顺利通关,成为海外肉类进境的首选地。2020年前八个月,天津口岸进口肉类169.2万吨,同比增长46%,占全国比重达26%。


   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9年,位列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行榜的依次为:1.上海港;2.宁波舟山港;3.深圳港;4.广州港;5.青岛港;6.天津港;7.厦门港;8.大连港;9.苏州港;10.营口港。十大港口均已属于各自所在省、直辖市自由贸易试验区,分别为上海、浙江(宁波)、广东(广州、深圳)、山东(青岛)、天津、福建(厦门)、辽宁(大连、营口)、江苏(苏州)。


    3.内陆自贸区冷链物流建设快速成长


    与海港港口口岸相比,内陆口岸在对外贸易上一直相对弱势。内陆口岸的综合保税区冷链货物主要来源为航空货运到港货物,以及少量在海港上岸的第一入境处不进行报关和检疫,而通过转关至内陆消费城市综合保税区存储的货物,其需要出货时在进行报关和检疫。但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增长,内陆自贸区的冷链建设也将得到明显的成长机会。


    除上述发展趋势外,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各项配套政策,如金融、税收、人才、招商引资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和落地执行情况,将直接影响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速度。

    1652752943142597.png